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风建设

我院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26; 作者:宋嘉豪  

  为了聚焦 “茄瓜均适化苗杯整排重组嫁接机” 研发需求,用专业知识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探寻破局之道。暑假期间,聊城大学机器人协会组建大学生实践团队,奔赴山东、河南等地茄瓜种植主产区,开展为期多日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

  

  在山东寿光、河南商丘等种植基地,实践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详细掌握当前茄瓜嫁接生产现状。调研发现,传统人工嫁接模式存在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已难以满足规模化种植需求。而现有自动化嫁接设备虽试图破解难题,却面临三大核心困境:一是苗杯规格混乱,设备适配性差,无法应对 “非标” 种植现状;二是自动化与实用性脱节,设备对大棚温湿度要求严苛,粉尘易致传感器失灵,且操作复杂需专业人员调试,多数种植户难以掌握,反而增加劳动成本;三是成本与效益失衡,设备单价普遍超万元,维护成本高、易损部件更换频繁,中小种植户 “买得起却用不起”,推广阻力较大。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也得出重要启示:农业设备研发需摒弃 “实验室思维”,扎根田间实际,以适配性为首要目标,通过柔性夹持、视觉识别等技术让设备适应农田;同时要简化操作流程,设计 “一键启动”“故障自诊断” 功能,并采用低成本材料、模块化设计控制成本,让技术真正 “接地气”。

  此次实践,不仅让聊城大学学子将专业理论与农业生产实际深度融合,更为茄瓜嫁接自动化设备研发提供了详实的田间数据支撑,用青春力量为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审核 葛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