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省教育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山东省特色学院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高校名单的通知》(鲁教高函〔2025〕8号),由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和柴集团共建的"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入选,标志着该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校企深度协同 破解产教融合难题
为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聊城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自2018年开始进行大学生实习实践合作,多次赴潍柴集团调研对接,2023年在潍坊市第二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话会上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以"共建共享、协同育人"为目标,通过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探索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学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新模式。
分段培养+进阶引导 创新人才成长路径
2023年9月2日,聊城大学·潍柴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首批11名学生出征仪式隆重举行,正式启动"3+0.5+0.5"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前三年在校完成专业理论与产业认知教育,第四学年分两阶段在潍柴产业学院开展理实一体教学和岗位实习。同步实施的"分段认同+主动引导"管理模式,通过校企双元协同实现学生职业意愿的进阶转化——
学校阶段:以企业文化浸润、产业发展前瞻、职业心理调适为核心,引导学生建立产业认同;
产业阶段:校企联合筛选优秀学生进入定制化培养,通过职业通道规划、薪酬政策解读、岗位实战指导强化就业意愿;
就业衔接:双向选择考核合格者优先入职,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胜任"的无缝对接。
动态选拔+精准匹配 激活人才培育效能
2024年9月1日,潍柴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管理室主任戚德鹏率专家组赴聊城大学开展实习生选拔面试,通过专业能力测评、职业素养评估、岗位适配分析等环节,精准匹配学生与智能制造技术研发、高端装备生产管理等核心岗位需求。这种"动态筛选、全程跟踪"的选拔机制,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服务区域发展 打造产教融合示范标杆
作为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重点校企合作项目,该现代产业学院依托聊城大学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和潍柴集团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产业资源,并组建由企业工程师与高校教师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近三年累计为行业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800余人。
未来,学院将以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四链融合"机制,重点攻关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推动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撑。
(审核 赵岭)